全国:宏观层面的一周房产新闻观察
2009-09-12 00:00:00 分类: 今日热点 来源: 暨阳网 322 阅读

    房企争相借壳 亏损上市公司频借地产“还魂”

    *ST春兰(600854.SH)7日晚公告四项资产置换议案,在今年异常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感召下,这家因连续亏损三年已被暂停上市达17个月的公司,为自己找了个恢复上市的最佳题材——将主营业务置出并置入地产类资产。实际上,随着今年上半年楼市的强势复苏,大量重组及借壳上市事件背后都有同一个“主角”——房地产企业。资本密集转向房地产行业,也折射出其他某些实体行业的尴尬。

    大房企圈钱“傍身” 非均衡融资驱动行业整合

    央行在7月底就放言货币政策要“动态微调”,却似乎无碍大型房企眼下依然亢奋的“圈钱运动”。而这正显示出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是非均衡的,在资源向大型开发商聚拢的同时,也驱动着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整合。近期,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案一则接一则:上周碧桂园公告拟发行3亿美元的5年期优先票据;此前万科也宣布公开增发不超过现有股本8%的股份以募集净额不超过112亿元人民币资金……“再融资本来就是上市公司的功能之一,我们的计划就是要在明年二季度前再融资成功。总归是趁市场好的时候完成,时间再拖长钱就不一定好赚了。”某上海上市公司的高层在内部工作会议上坦言要趁“牛市”多圈些钱备用。

     福布斯评十大"未来世界之都" 中国两城入选

     美国著名的《福布斯》杂志最近特别选出了10个快速崛起的“未来世界之都”,中国两大城市上海和北京名列其中。据香港《文汇报》报道,除了上海和北京,《福布斯》选出的其它“未来世界之都”还包括:莫斯科、孟买、圣保罗、迪拜、卡尔加里、珀斯、休斯敦和达拉斯。这些城市的财力和经济实力还未能超越东京、伦敦、巴黎、纽约、芝加哥、洛杉矶、首尔、新加坡和香港,但发展速度惊人。

     华南品牌策划代理企业首登境内资本市场

     随着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的好转和国内资本市场的明显回升,公开市场融资渠道已经向房地产公司敞开,房地产公司上市融资活动日益频繁。而作为房地产服务机构的华南品牌策划代理企业——世联地产却捷足先登,登陆A股市场已基本尘埃落定。

    “量价”双双大幅上涨,楼市晴朗

     整体走势。 受北部车房展的拉动,本周重庆商品房成交量和价格均出现明显回升,楼市整体天气晴朗。本周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为51.56万平方米,较上周增长36.98%;成交金额24.03亿元,较上周增长58.31%;商品房成交均价4660元/平方米,较上周每平方米上涨628元,环比涨幅为15.58%。

     新盘放量房价升势恐难延续

     量跌价涨趋势愈演愈烈,一线城市如此,武汉也步入同样的轨迹,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对武汉房地产市场监测数据显示:本周武汉商品房成交套数为2663套,相对上周减少了596套,下降幅度明显,成交面积为27.29万平方米,环比降幅达到11.51%,销售金额为15.55亿元,比上周下跌11.19%;虽然销量指标较上周有所下滑,但成交均价仍然继续上涨,达到5698元/平方米,涨幅为0.37%。

     房企大鳄暂缓拿地或受融资限制

     中原地产今日发布的9月第一周土地周报显示,在8.31~9.6日成交的18幅土地中,只有3幅土地归属于保利、绿城、金地等“10强”地产巨头,其余部分多被地方中小房企收入囊中。中原地产分析师许萌统计,今年6、7、8月,万科、保利、绿城等10家房企买地花费总金额已达466亿元,且买地花费逐月上升:6月为110亿元、7月是150亿元、8月达198亿元,创近一年的高峰。而与上半年开发商销售额普遍创新高相比,10强房企的土地购买费用却极少,上半年买地花费只占总销售额的 14%,在2007年同期,这一比例是99%。即使是在销售情况普遍不佳的去年上半年,10强房企在土地购买的费用仍达总销售额的31%。
 

相关楼盘

本网所有内容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暨阳房产网站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/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暨阳房产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 "的文/图等稿件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
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