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“楼脆脆”的倒掉(鲁迅版)
2009-07-03 00:00:00 分类: 今日热点 来源: 暨阳网 196 阅读

    论住宅楼的倒掉

    



    
     郭海臣/文    
    
 听说,上海在建的住宅楼倒掉了,听说而已,我没有亲见。但我却见过倒掉的照片,酥脆龟裂的躺在泥浆四溅的工地上,刺眼的聚光灯照着这个倒下的楼盘,就象“水泡土坯”——困难时建材之一。“水泡土坯”的真景我也见过,柔软稀松,我以为。


 然而一切建筑材料的名目之中,我见过最早的就是土坯盖成的茅草屋。我的老爹曾经常常对我说,土坯茅屋就是他出生的地方!那时我老爹搞了两套小产权的宅基地,一大一小,后来我长大了需要讨老婆了,定了一门亲。讨老婆要盖房,做土坯。我的老爹,出生农人,地道的农人,看见我已经有些力气——凡想急着找老婆的人,就象被火烤着一样的,但只我老爹这种有经验的人才看得出——便将我招呼过来一起做土坯,土坯刚做好就给雨浇了,于是就“水泡土坯”。我的这些记忆到现在想起还很有趣,我一边做土坯一边看一本叫《水浒传》的书,且我越看越入迷,所以也不知道我家的土坯茅屋是怎么盖的。总而言之,我的老爹终于把土坯茅屋盖好了,但是很不幸的是没有过几天就倒了。土坯不是钢筋水泥,“水泡土坯”的墙体一浇就会成烂泥,这就是土坯房。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,如“我跑进城”之类,但我现在都忘记了。


 进城后我惟一的希望,就是在这座城里买套自己的房子。后来我攒够了,买了房,看见这舒舒服服地窝,心里就很感慨。这两天看电视,突见上海有一座河边的房子倒了,其实应该叫做“住宅楼”,是上海一家开发商造的。我想,大城市的楼都能倒,那我的楼会怎样?于是我心里就开始很恐惧,希望我住的房子别倒了。
 现在,这楼虽然倒掉了,则普天之下的人民,其惊恐为何如?

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。试到沪、京的繁华都市,探听民意去。凡有草根官宦,专家媒体,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毛病的之外,可有谁不为这个楼房的倒掉而惊呼呢?不怪别人太多事吧!

    盖房本应该以质量为第一。百姓买得放心,住着自然舒心,如果施工不能严把质量关,偏要盖了楼房,又在旁边挖车库,——倒掉那是一定的!

    听说,后来业主联名写信给上海政府,政府终于出面,想要拿办开发商了。从有楼房开始,质量纠纷一直就没停过,到现在还如此。我对于开发公司所作的事,袒护的非常多,独于这一件极其不满意,因为“土坯茅屋”一事,在我的记忆烙印很深;如果住进了人却给砸死了。那事情可就没有办法挽回了。谢天谢地没有住人,否则可就难以挽回了啊!


  楼市开始火爆,开发商又顾头不顾腚了,为了赶上好市道,无论是哪一家,都开始疯狂起来,质量就有好、有孬,倘为赚钱,就忘了工程质量的控制。虽然能够谋得一时之财,但输掉的却是整个市场和信誉,说都知道这样是兔子尾巴长不了。赚钱,信誉,本来不是矛盾体,只要处理好,便可以名利双收。楼倒了,为啥?问题出在哪?这个被媒体戏称为“楼脆脆”的家伙,难道使用的建材还不如当初的“土坯”!? 

    当初,我的老爹因我偷看《水浒传》,不盖“土坯茅屋”揍了我一顿。现在这个房子倒了却坑了交钱的业主,开发商先收了钱再盖房子的算盘真好。莫非他造房的时候,就知道房子终究要倒的么? 


    可恨。



     郭海臣

     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
 

相关楼盘

本网所有内容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暨阳房产网站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/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暨阳房产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 "的文/图等稿件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

>